
瞿 磊 ,李胜乾 ,江莉莎 摘要 陕西延长中煤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180万t/a煤-天然气综合利用制甲醇项目利用了煤气化“氢少碳多”和天然气转化“氢多碳少”的特点,实现了“碳氢互补”和能源的综合利用。介绍了该项目的工艺流程,统计了系统中各主要装置CO2的排放情况,并与传统煤制甲醇装置CO2排放情况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煤-天然气综合利用制甲醇装置吨甲醇CO2排放量为0.85t,为传统煤制甲醇装置排放量的41.3%,较180万t/a 传统煤制甲醇装置CO2减排217.8万t/a。
发布时间: 2022-08-01 17:53
醋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其生产方法主要有乙醛氧化法、烯烃直接氧化法及甲醇羰基化法。乙醛氧化法在常压、60℃下乙醛的转化率达到95%,但因该法所采用的有机汞催化剂对环境污染严重,目前已经被逐渐淘汰;烯烃直接氧化法则因其原料(丁烷、石脑油等)转化率较低、产品分离工艺复杂、成本高等因素使其竞争力受到了限制;甲醇羰基化法合成醋酸的工艺路线具有甲醇转化率高、副产物少等优点,逐渐成为合成醋酸的主流方法。由美国孟山都(Monsanto) 公司开发的甲醇低压羰基合成醋酸工艺自20 世纪60 年代末开发投产以来,目前已成为世界生产醋酸的主要生产方法。该工艺采用铑的卤化物为催化剂、碘甲烷为促进剂,在压力218~310 MPa 和温度175~185℃下实现了甲醇和一氧化碳羰基合成醋酸。
发布时间: 2022-07-25 09:49
摘要:介绍了天然气脱硫装置的工艺流程及国产有机硫水解催化剂在某天然气净化装置水解反应器的工业应用情况。该装置在负荷分别为90%,100%,105%的3种工况条件下使用国产有机硫水解催化剂9个月后,对有机硫水解催化剂进行标定,分析了水解反应器出口COS含量、水解转化率及产品天然气组分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天然气中有机硫水解转化率大于99.5%,湿净化天然气中COS的体积分数低于1μL/L,产品天然气中硫化氢的质量浓度低于3mg/m3,总硫的质量浓度低于5mg/m3,满足GB/T17820—2018《天然气》一类气技术指标,可以保障装置安全稳定运行。
发布时间: 2022-07-22 09:29
汪建柱, 杨鹏举, 朱丽云, 王振波 摘要:低温甲烷化具有安全环保、节能降耗及投资少的优势,发展潜力巨大。介绍了几种CO低温甲烷化反应机理,包括表面碳机理、变换-甲烷化理论、含氧络合物机理。从载体、活性组分、助剂三方面讨论了低温甲烷化催化剂影响因素, 列举了低温甲烷化催化剂的工业应用并对甲烷化所用反应器进行讨论。对低温甲烷化技术进行展望,指出应加强CO甲烷化反应机理研究进而指导工艺优化,应加快综合性能优良的低温甲烷化催化剂的开发以及低温甲烷化反应器的优化设计。 关键词:低温;甲烷化;反应机理;催化剂;反应器;进展
发布时间: 2022-07-21 09:06
摘要:针对煤制甲醇、乙二醇装置原料气需求特点以及净化工艺的设计要求,提出了3种净化工艺优化方案,分别从技术、经济性方面进行了比较,确定了性价比最优的方案,对于同类型煤化工项目净化工艺设计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发布时间: 2022-07-07 08:45
摘 要: 本文通过对甲醇合成过程工艺条件和费托合成过程工艺条件的对比分析,提出合成气中羰基铁在甲醇合成催化剂上分解并沉积铁元素,继而催化了费托蜡合成副反应是系统产生蜡的主要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减少产生蜡的解决方案,有效提升了装置运行效能。
发布时间: 2022-07-01 09:21
罗 成 [长春东狮科技 ( 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吉林 长春 ] [摘 要]如今气体脱硫被越来越多的工业企业所重视,不同的工业领域以及不同的生产工艺,所选脱硫工艺路线各有不同,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湿式氧化法脱硫系统中,脱硫塔的堵塔问题一直困扰着应用企业。为此,结合技术服务过程中的一些案例进行分析,认为湿法脱硫系统中堵塔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脱硫塔自身存在设计缺陷、工艺指标管控不力及催化剂选型不合理、脱硫液再生效果差、硫回收单元硫泡沫处理方式选择不当等,并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优化改进措施和预防措施。
发布时间: 2022-06-28 08:55
摘 要:针对合成氨装置甲烷化炉入口工艺气温度出现持续缓慢下降的现象,分析了影响甲烷化炉入口工艺气温度的因素。按照制定的工艺方案,在线更换了甲烷化炉开工加热器疏水器旁路切断阀后,甲烷化炉入口工艺气温度恢复正常,实现了合成氨装置的长周期稳定运行。 海洋石油富岛有限公司化肥二部的年产450kt合成氨、800kt尿素装置于2003年建成投产。甲烷化炉是合成氨装置净化工序的主要设备,出变换工段的工艺气经冷却分离、CO2吸收塔脱除CO2后,送至甲烷化炉进行进一步的净化处理。从2020年2月7日开始,甲烷化炉入口工艺气温度由282℃开始缓慢下降,截至2020年2月14日,最低降至274℃。为维持甲烷化炉入口工艺气温度的稳定,打开低温变换炉旁路阀(HV1021),部分工艺气走低温变换炉旁路直接进入甲烷化炉,以增加反应放热量,通过提高甲烷化炉催化剂床层温度间接提高甲烷化炉入口工艺气温度。该措施虽然稳定了甲烷化炉入口工艺气温度,但导致合成氨装置产量下降、能耗增加。为此,通过分析影响甲烷化炉入口工艺气温度的因素,找出了温度下降的原因,并采取了应对措施。
发布时间: 2022-06-23 10:51
陈淏燊,田凯歌,李芹,姜伟丽,魏鹏程,吕风宇,周红军,周广林 摘要:氢能作为清洁、高效的二次能源具有越来越广泛的用途。当氢气作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原料时,其中的杂质成分尤其是一氧化碳(CO)会影响燃料电池的效率和使用寿命,需进行深度脱除。综述了近年来富氢环境中CO脱除的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CO催化氧化催化剂、甲烷化催化剂和直接吸附CO的吸附剂的研究现状;从反应机理角度探讨了催化剂和吸附剂组成对CO吸附性能的影响,并对未来CO脱除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燃料电池;CO脱除;吸附;催化剂;分子筛
发布时间: 2022-06-22 08:56
苑慧敏,张志翔,王凤荣,张忠涛 (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大庆化工研究中心,黑龙江大庆163714) 摘要:为了确定一种新型的铜基中温变换催化剂的适宜工艺条件,考察了空速、汽气比、压力和CO浓度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活性随空速和CO浓度增加而降低,随汽气比的增大而增大,适宜入口温度为220℃-240℃:,压力为:≥2.0MPa。
发布时间: 2022-06-20 10:48
摘要:介绍了分离和提纯一氧化碳技术的进展,包括深冷分离法,溶液吸收法,固体吸附法和膜分离法。 其中深冷分离法和溶液吸收法是工业上常用的分离方法,而其它两种方法作为节能新技术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发布时间: 2022-06-15 10:53
摘 要: 针对国内合成气制甲醇工业装置副产大量杂醇油难以经济性利用的问题,将杂醇油作为甲醇转化制丙烯( MTP) 工艺的第二原料,利用 MTP 催化剂的催化转化特性,将杂醇油转化为乙烯、丙烯、C4 ~ C6烯烃等产品,杂醇油转化产物均满足 MTP 反应产品组分需求。在 MTP 工业装置上完成了杂醇油与甲醇 1 ∶ 70 比例进料的 115 h 工业试验,消耗杂醇油 161 t,MTP 系统烃收率增加0. 66% ,烃类进入 MTP 分离系统,增加了丙烯等产品收率。该方法可有效提高杂醇油的附加值,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发布时间: 2022-06-11 11:02